硬核机械VS钦定薄膜丨MacBook用户

从办公角度来说,笔记本配备外设基本是一条固定的升级之路。尤其对于苹果笔记本用户来说,本身-这五年的机型采用的蝶式键盘,就一度摧毁用户的体验。而像我这样从Windows本转过去的用户,更是开始怀念原本机子上的手感。

于是仅仅过去一周,我就直接开始外接键鼠。如今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考虑到MacBook本身对色彩要求高,外接显示器成本离谱。所以为了升级体验,我再次盯上了使用多时的键鼠。正好身边还有另一位MacBook用户,于是也想借此机会对比一下与Mac适配的不同型号外设。

本命的除了薄膜键盘,还有对称鼠

一直以来在键盘选择上,我都更加倾向于薄膜。尽管前两年由于成为游戏玩家后,也研究和入手了红轴的机械键盘,手感体验确实完全不同。但由于现在每天打字占主导需求,薄膜在键程上的天然优势,使其成为最后的入手选择。

如果谈到键鼠品牌,罗技必然是目前市场份额数一数二的那个。这也是无论我娱乐还是办公,一直都选择他们家。原本在用的K/M套装算是较为入门的型号,而到高端产品线里面,MX算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于是在键鼠更新前,就偷偷把掌托给用上了。

至于选择Anywhere3无非是处于小鼠和对称的考虑。自从开始选购鼠标,我就明白自己的手掌不算很大,办公使用的鼠标产品都很适合我。另外就是游戏鼠标去年也继续换新到罗技的GPW,对于对称鼠的喜爱让我彻底不考虑Master3。

但上面提到另一个用户是常年使用机械键盘,把“买薄膜键盘就是XX”作为自己的信条。原来的铝厂(IQUNIX)开始厌倦,便在最近换成KeychronK2。鼠标上是一直来没有更换的Master3。此次选择完全不同的两款键鼠,都是目前Mac用户的主流选择。

下了“血本”,但提升其实不明显

相较于之前的入门款,键盘升级主要以外观和手感最为不同。金属材质框架外加背光效果一下拉高水准,更大的键位和更精致键帽也操控拉满。此外既然是标准尺寸的键盘自然也有了更多键位空间,相较K在数字键上方增加屏幕亮度、启动台、返回桌面和背光控制。

数字键上方则额外增加了计算器app、屏幕快照、快速搜索和锁定四个功能,另外也支持更多的三台设备联动。当然除了设备的蓝牙配对键以外,这些键位都支持自由更换功能。整体来说这些功能和Mac适配的完善性和全面度更高。

相比来说Anywhere3的变化更小,外观的质感和支持三台设备也较为没什么差距。但唯一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采用全新升级的Magspeed滚轮。它支持的自由滚动模式上次还是在罗技的G上用过,但确实与当年那个的体验,在精细程度上升级不止一点点。

除了这些升级,这两个在在实质性的生产力表现上真的微乎其微,更别说能够起到什么强大的提升。可能让我感到庆幸的,就是这两款采用C口充电而非电池的设计,以及在蓝牙连接上相比之前的稳定了很多。

但随着键盘长度的增加,携带的方便程度就大大降低,同时由于价格还要更为小心。背光和功能键的实际使用机会也很少,甚至对我来说并非必要升级。鼠标的滚轮虽好,但开始没有控制好会导致页面滚轮飘逸。同时更换成段落模式,则是比起单模式的入门款操控感反而更差。

对比机械键盘和大鼠,各有胜负

Keychron也许并非是很多数码爱好者以外的人知道的品牌,但由于在海外被MKBHD等顶尖数码媒体人青睐,并且公认至今仍然是最适配Mac的机械键盘,因此如果仔细研究过外设的人还是对此绝不陌生。

同时这款键盘的K2最为经典,茶红青三种轴体配合84键紧凑型布局。同时无论白色版还是RGB版都支持十几种灯效,并且有着3-5周使用和C口充电,几乎把机械键盘爱好者的所有需求都满足,且键盘虽少也拥有足够键位,对比MXKeys也是够用。

机械键盘的优势在于打击感(段落体验),这对于热衷和习惯于这类手感的人无法缺失。这也是很多人“但用难回”的原因,因为薄膜键盘再也满足不了。但它的紧凑和带来的噪音注定也并不适合从薄膜过渡的用户,也是我觉得相对来说在办公外设里更为小众的原因。

Master3则是MX键盘的官方推荐的配合鼠标,这也是该MX系列最热门产品。相比Anywhere3主要在外观改变并增加拇指滚轮和底部自定义按键,其余核心体验基本一致。不过由于相比来说是大鼠,在操控体验上个人并不喜欢。

在人体工学的追逐上,大多数办公电子相关产品都进行着探索。如果在预算充足的前提下,作为人体工学的Master3体验自然更为高端。那么从我个人需求的便携度和手掌大小选出入手就另一款,实则作为升级的性价比就会存在不足。

这样一看官方的搭配建议确实很有道理,同等级产品中Master比起Anywhere更值得入手。而机械键盘还是薄膜键盘则更倾向于个人喜好,由于大家从小在办公学习方向上的薄膜键盘使用更多,那么从上手度度来说MXKeys有着绝对优势。

最后还是关于选购

无论是哪一套设备组合,在升级的价格都在一千元以上。甚至我是通过慢慢买的价格监控和多重券叠加,最后才让价格来到了可以接受的地步。但这对于大部分人给到的办公外设预算,一般都是超出不少的。

因此对于这些平时价格波动给不到太多力度的话,最简单的办法还是等这样的大促。另外对于Keychron国内有着代工的京造版本,两者除了包装几乎没有差距,但在平时的促销力度更多,适合想稍微省下一点预算的选择。

配合MacBook的机械键盘选择可能真的比较稀少,但如果是像入门需求下选择薄膜键盘,之前我入手的一套就也是非常适配苹果系统的。相对的预算会降低很多,但其实真的不影响到使用。也依然值得作为一个,目前刚入手M1的MacBookAir新手用户做配件选择。

那么以上就是对比两者的实测对比分析,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的选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0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