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如何设计出有意义的选择Gam
在谈起游戏中“选择”的时候,玩家们大多会想到“关于道德分支的选项”,或者是某些游戏中需要玩家做出选择的剧情节点,又或者是在面临“人物关系”考验的时候不得不做出某些选择。但实际上游戏中的各类“选择”远非那么简单,当然设计游戏中的“选择”也并不像一些人想得那么复杂,比如“玩家们在规避某个技能或爆炸物的时候可以往左往右也可以往后”等等,这些并不是制作组在设计“选择”时需要考虑的维度,但同时制作组在某些时候也需要避免将“虚假的选择”硬塞给玩家们。
那么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就是,游戏中各种“选择”的设计方式。
一、玩家们的“非选择”行为
由于我们人类本身具有自由意志,所以能够去做非常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如果把玩家们在游戏内做的一切行为都说成是他们的“选择”的话,显然我们正在讨论的这个话题就会显得毫无意义。所以在设计“选择”之前应该先把玩家在游戏中的下面3种行为进行排除。
第一种,被迫行为。如果我们将游戏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解构的话,那么就会发现很多行为其实是玩家们必须去做的,如果选择不做那么游戏将会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游戏系统算是强行帮玩家选择了他们的行为。最常见的就是大多数游戏里都有玩家不得不去击败的BOSS,从“古老”的《魂斗罗》再到80,90后玩家的一代记忆《仙剑奇侠传》,包括当代的超级大作《只狼》和《战神4》都是如此,玩家们当然可以选择面对BOSS一枪不开,一拳不打,一刀不劈,“放BOSS们一条生路”,但是这样做的话游戏流程将不会继续进行下去,BOSS完全不可能被玩家的慈悲行为打动从而心慈手软缴械投降让玩家开始后续的关卡,战斗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断电、死机、主机损坏或者是玩家控制的角色被击败。另外一些解谜类的游戏中,谜题也只有唯一的解决方法,玩家不仅不能够通过别的方式进行解谜,当然也不能将谜题放置不管,否则他们也将无法进入接下来的游戏流程,比如在《生化危机2》里,“独角兽硬币”和“红宝石”都有其摆放的“唯一位置”,它们既没有任何的替代品,也是主角需要推动游戏进展破解相应谜题必须用到的道具,如果没有这些道具解谜或者玩家根本不去解谜的话,克莱尔/里昂也将会永远困死在充满丧尸的浣熊市。
这种玩家们“被迫”去做的行为并不在“选择”设计的范围之内。
第二种,反射。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膝跳反射”一样,玩家们在游戏中也会做出很多基于自身本能的动作,这些动作甚至完全没有经过玩家们的大脑思考,在遭到某些刺激之后瞬间就会做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玩家在《极度恐慌》系列这类恐怖游戏里身边突然窜出一个嚎叫着的怪物或者鬼魂,那么可能玩家会被吓一跳鼠标控制人物镜头发生快速偏转;又或者是在《英雄联盟》这款游戏里,玩家在没有视野的时候被草丛中突然窜出来的“赵信”吓了一跳可能左手就碰到键盘把自己召唤师技能给交了,在旁人看来似乎属于“操作变形”。
这种基于玩家自身本能的行为同样不在“选择”设计的范围之内。
第三种,计算。在游戏中,“计算”属于玩家们一种“需要找到明确答案的心理任务”,他们在面对多个“可选项”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真的在做选择,而是在内心计算“选择哪一个选项的收益更高”,而这个“收益”也是相当明确的,比如在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里玩家们的天赋选择追求的是“输出最高”“治疗量最高”或者是“生存能力最强”;在《精灵宝可梦》里给自己的宝可梦配招的时候考虑的也是“能够克制敌方属性的种类”以及“招式的输出能力”这样的维度,在游戏面世一段时间之后,经过玩家们的大量计算与测试,再加上发达的互联网平台将自己的结论进行共享和讨论,玩家们总是会得到一套“理论最优解”,于是追求目的相同的玩家们自然而然地会“照搬”这样的最优解,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魔兽世界》里玩家们的天赋和《精灵宝可梦》里主流对战宝可梦的选取以及它们的配招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看上去似乎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选择”。
二、游戏中“选择”的特点
除了上面提到过的三种类型,那么制作组在游戏设计中给玩家体现的“选择”具体是什么呢?游戏中的“选择”实际上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解决游戏内“矛盾冲突”的选择。如果玩家在游戏中没有面临任何矛盾冲突的话,那么他们的行为将会只有“决策”而没有“选择”,例如在上文中提到过的《精灵宝可梦》的宝可梦配招问题,以及大多数游戏里的“天赋树选择”“装备词条选择”“人物属性选取”这样的问题,玩家们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过程中并没有经过太多纠结和矛盾,因为所有宝可梦的属性、能力值还有可学招数,招数的效果与数值,以及别的游戏里天赋、装备词条、人物属性的数值和其作用方式,以及相关技能、法术享受到的加成,这些数据全部都是透明、公开的,且玩家在进行考虑的时候也直奔自己的终极目的——输出、治疗、生存或者是克制,并不需要面对任何的矛盾冲突,所以玩家其实并没有进行纠结做出选择,大多数玩家仅仅是在相关的游戏社区查找自己想要的结论(例如自己主力宝可梦的配招应该是怎么样的,自己在一些游戏里所玩职业收益最高的属性是哪一个,装备上最优的词条是哪个,理论最强天赋的投资方法是什么等等)然后直接如法炮制,所以说这属于“决策”而非“选择”。
那么何为“选择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呢?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在一些恋爱模拟游戏中,扮演男生的玩家只能在众多女性角色中选择一个进行追求,一旦选定追求对象之后相应的就会导致男主角和其他女性角色的关系变得疏远,而玩家在同一款恋爱模拟游戏里喜欢的女性角色可能不止一个,但系统强制只能成功追求到其中之一,于是矛盾冲突就产生了,因为“好恶”并不是一个能够通过数据资料精确测算出来的东西,甚至在玩家彻底把游戏通关完整地了解每一个角色之前这种矛盾心理会一直存在,比如玩家在触发一个情节之后觉得自己喜欢上了A角色,在触发另一段情节之后又会对B角色有所好感,于是玩家开始纠结到底是在游戏里追求A还是B,但是到了游戏末期发生的某件事可能会让玩家确定自己对B角色更加有好感于是才停下了之前那种摇摆不定的状态选择B角色。
甚至对于某些游戏来说,用“选择”来解决矛盾冲突是其最核心,也是最让玩家乐在其中的部分。比如说在像是《星际争霸2》这样的即时战略游戏中,玩家们在对战的时候由于处在战争迷雾之下,基本上是一个信息完全不透明的状态(除了对战双方的种族之外,别的信息基本上不确定,包括他们的出生点位),所以玩家们的“开局方式”大多数时候都属于“选择”的范畴,例如在《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版本的时候虫族玩家可以选择非常极端的“6Drush”开局,也就是开局6只农民的时候直接放下血池快速出“小狗”对敌方进行急速快攻,也可以选择非常追求经济的双矿开局,但是两种开局也都有自己的显着短板——“6Drush”严重透支自己的经济,一旦攻势被防守下来那么大概率直接宣告游戏败北;双矿开局则是单纯追求经济而前期的防守非常糟糕,如果对方使用的是星灵的“4兵营rush”或者是人族的“野外兵营rush”的话,同样很容易被一波攻势直接击溃。在这种信息不透明,于是没有那么多数据供玩家进行计算的前提下,即时战略游戏的“开局”毫无疑问属于游戏内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玩家内心也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但只有做出选择才能将这些矛盾冲突消灭(比如选择快攻战术的玩家就坚定了和敌人在前期分胜负,而选择了双矿开局的玩家一定是有和敌人比拼大部队作战的想法,之前所有的纠结和矛盾随着开局方式的确定也就只剩下了华山一条路)。
实际上,“选择”“矛盾”和“目标”在游戏中进行设计的时候三者的关系其实并不复杂,通过一个经典老游戏的具体例子相信大家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在FC弹幕游戏《兵蜂》中(其实很多类似的游戏都是这样设计的),制作组给玩家定下了两个目标——长期目标是“打败关底BOSS通关”,而短期目标则是“生存”(活下来不被击毁),但是在某些时候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会产生矛盾,比如游戏过程中“强化道具”出现的时候,在《兵蜂》里强化道具并不是出现之后就固定在原地,而是会进行移动的(在视觉上像是在往后落下一样),玩家在捡到强化道具之后会得到相应的强化效果,比如提升火力或者是得到防护加持,在被强化之后很显然他们会更加容易达成游戏的长期目标,也就是会更容易击败关底的最终BOSS,但是与此同时为了捡到这些强化道具玩家可能需要移动到一些较为危险的位置,这可能会对短期目标(生存)产生威胁。同样的,在《兵蜂》里此类设计也是基于信息不透明的前提进行设计的,或者说这是一种“不完全信息问题”,玩家们在做出选择之前缺乏足够的数据来进行相应的计算,在非“背板”情况下玩家决定是否去捡强化道具的时候也不知道敌人即将出现的位置和他们的弹道情况,这完全是一种“即兴”状态下产生的选择。
而有的游戏在“选择”设计上出现的问题比较常见的就是让玩家的目标恒定不变且相互之间不会产生任何冲突,甚至某些游戏直接就把所有的目标直接塞给了玩家,而游戏的过程仅仅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流程而已,假设《兵蜂》里没有设置任何的增益道具的话就是这样的产品,玩家在游戏中仅仅需要保证自己存活到关底BOSS面前(中间可能需要击败一些不得不与之交战的小BOSS),然后将其击败即可过关;同理,如果一个玩家在接触到一款恋爱模拟游戏之前就将剧本完全看过一遍,然后选定了自己想要追求的女性角色,并且还牢牢地把攻略流程记住游戏的时候直接套用上去,那么这款游戏其实本身带给玩家的乐趣将会是非常有限的,玩家的目的可能仅仅是满足自己在游戏中的感情带入而已,因为这种情况下游戏确实只是实现其目标的一个已知的、机械化的流程。
第二个“选择”的特点是“感性比较”。比如现实生活中的“紫色和蓝色更喜欢哪种颜色”这样的问题就属于“感性比较”,大多数是基于个人的情感来做出选择。在游戏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魔兽世界》里的“幻化”功能就是如此,玩家可以在幻化师那里对自己身上裤子、衣服、护肩、帽子等部位进行幻化(为装备选择自己喜欢的外观,但同时不改变装备的实用属性),每个部位的幻化外观都是“排他性”的,玩家只能给一个部位设置一种外观,纯粹是基于玩家个人主观的审美品味并不会对实战产生任何影响。
然而很多游戏在设计“选择”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制作组可能会错误地把“计算”当成“感性比较”,比如同样是《魔兽世界》系列里面的天赋系统,之前我们也提到过,表面上来看天赋系统的每一层都有3个可选天赋,在较老版本的资料片里面更是有“天赋树”系统,看上去给了玩家很大的选择空间,然而实际上玩家们的天赋无论在哪个版本都是“千篇一律”的,比如在当前的版本《争霸艾泽拉斯》以“野性德鲁伊”为例就有“大秘境专用天赋”“团队副本专用天赋”“3V3竞技场专用天赋”等等,但只要相同职业的玩家所做的事情一样,那么他们的天赋也就大概率相同。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玩家们在《魔兽世界》里选取天赋的核心诉求非常单一——伤害能力、治疗能力、生存能力里面的某一项,要解决的问题已经确定,并且相关的各项数据资料完全透明,所以玩家很容易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计算出天赋搭配的“最优答案”,所以其实也就没有了“选择”。反观玩家们的“幻化”外观就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繁多种类,这是因为和属于“计算”的天赋搭配相比,“幻化”属于“感性比较”,处于玩家“可以进行选择”的范畴。
如果一款游戏里的“计算”太多而“选择”太少的话,那么潜在的风险就是游戏的乐趣可能会以较快的速度流失,因为完全基于“计算”的游戏方式会让玩家在机械化练习固定动作到一定程度之后感到无聊和厌烦,比如《魔兽世界》里用相同的职业,相同的手法反复打相同的副本,就算打出来的数据再华丽,在早期确实可以给玩家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但是反复太多次也会难以留住玩家,很多人在游戏中玩多个小号也是为了体验更多职业不同的手法,虽然基本上来说这些手法都属于“计算”,但不同职业来回切换确实能让“新鲜感”延续较长的时间。
三、“选择错觉”和其设计技巧
游戏中的“选择错觉”指的是玩家以为自己正在做选择,但其实真正的选项只有一个,或者是这种选择对游戏产生的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由于电子/电脑游戏在目前的技术背景下不可能给玩家提供绝对的自由,所以合理利用“选择错觉”是很正常的设计方式。
在游戏中玩家们的选择伴随着他们所控制角色的行动,所以在对“选择错觉”进行利用的时候应该让玩家处在一个代入感较强的场景里,让他们觉得自己做出的行为可以对游戏的进程产生影响,但是不要让他们提前就明确地知道自己行为所能产生的后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很显然玩家将总是会为了得到最好的结果去做出行动,这样也会导致“选择”的设置毫无意义。比如在《质量效应》里,玩家在大多数剧情里的对话选项无论是选择全部询问完毕还是选择直接将对话结束,都不会对后续的故事有任何影响,但玩家并不知道这一点,再加上《质量效应》系列有“道德值”系统,他们很容易会把这些并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对话想象成和主角的发展挂钩,甚至有不少玩家在玩《质量效应》的时候会把自己带入到游戏里觉得自己此时就是“薛博德指挥官”,屏幕上出现的对话选项正是自己当时想要和NPC说的内容。当玩家被游戏的内容所吸引自己完全沉浸其中的时候,“选择”产生的结果将只是游戏给他们的反馈,但这样的反馈是必须的,因为如果一个行为没有反馈的话那么这个行为将会不完整。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选择错觉”的利用不仅让玩家有了很强的游戏代入感(因为让玩家在游戏中能够有所“选择”而不是仅仅走单一的线性模式),而且还节约了游戏的制作成本,因为这不需要真的给予玩家过大的游戏自由度(游戏的自由度越高,地图和空间越大那么制作成本也会越高)。
设计游戏内“选择错觉”的常用技巧则是“短分支法”,就像是一条类似某种“项链”的结构一样,玩家控制的角色在做出某个选择之后会进入一个较短的剧情分支(也就是选择对游戏实际产生的影响),而这个剧情分支将会以比较快的速度结束,然后因之前做出选择而产生的剧情分支消失,从新回到单一的剧情主线。比如说在游戏中玩家会看到自己队伍里的NPC开始进行某种争论,然后必须在争论里选择自己支持的一方,然后玩家和另一方NPC的关系将会进入短暂的“僵持期”,但是后来为了对抗全队共同的敌人,队员们全都暂时放下了彼此的成见团结一致,于是之前因“选择”出现的短分支再次“汇合”,后续故事里基本上也仅仅只会有一些NPC的不同对话内容来作为当时选择的反馈。
在此过程玩家将会认为自己做出了重大的或者是关乎道德的有意义的决定,但实际上在整个游戏的宏观进程中玩家并没有做出任何有影响的举动,然而他们在主观上觉得自己做到了。这些因玩家“选择”而出现的剧情分支长短不一,比较短的剧情分支就像上面提到的《质量效应》里的某些对话选项一样,比如在《质量效应2》里诺曼底号上的“杰克”和“米兰达”两人会在飞船上发生一场矛盾,但是玩家无论此时是站在米兰达一边还是站在杰克一边影响都不是很大,只要后续分别完成二者的“忠诚任务”就不会导致最终的“自杀式任务”里有人阵亡,剧情上也不会有本质上的其它改变,玩家无论是站在哪边,在完成下一个任务之后飞船上又会恢复往常的平静。但是游戏里也可能会出现“不再回到剧情主线”的分支,也就是说玩家做出的选择可能会发展成为基于此举的独立剧情线,我们除了能在《巫师》系列里看到这样的设计,还可以在经典的策略游戏《英雄无敌2》战役里接触到,玩家无论在游戏的开局是选择帮助罗兰德还是阿基贝尔德,都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再做一次选择——是忠于原来的主君还是背叛,如果选择背叛的话,游戏剧情将会直接转进到和之前完全相反的走向,永远无法再次回头。可以说由“选择”产生的分支剧情长度越长,那么玩家手上的选择权力就越大,但是制作这样的“长分支选择”会让游戏的制作成本大幅上升。
“选择错觉”这一手法除了可以用在剧情设计上,同样可以运用在“游戏性设计”上(比如引导玩家穿过某个环境),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街道上玩家会选择去开启被高亮标记的门,或者是在看到眼前的桥被炸毁之后自觉地去寻找其它道路,而制作组早就在高亮的门里准备好了剧情触发点或者是在被炸毁的桥附近设置了渡船,玩家在进行游戏的时候会觉得这样的游戏方式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但其实全都在制作组的控制内,很少会去在意自己所处关卡的空间其实非常有限。比如《魔兽世界》副本“剃刀高地”(新版)的入口处表面上看其实有2条路径,但其中一条路径在视觉上被毒气“封锁”住了,所以玩家们自然而然会去选择另外一条看上去较为“干净”的路径对副本进行探索。
四、“选择导向游戏”和“结果导向游戏”
“选择导向游戏”和“结果导向游戏”两种类型可以让游戏里的“选择”给玩家带来不同的意义,甚至可以左右玩家的游戏思路,从根本上对游戏玩法进行改变,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让玩家是在行动之前思考选择产生的结果还是在行动之后对此进行思考。
用简单的例子来说,在中文角色扮演游戏《轩辕剑:云和山的彼端》中,玩家必须在完成“中国剑事件”“看门事件”和“自以为是的父女事件”等7个事件中的隐藏条件之后才能在“长安”遇到隐藏的旅行商人“萨尔达”购买各种珍贵的高级道具,这就是游戏中典型的“结果导向”。在不借助攻略仅仅知道有“商人萨尔达”的情况下玩家们如果在长安并没有与其遭遇,那么就会反思自己之前有什么行为没有达到和他相遇的标准;而如果玩家和他遭遇了,那么回首之前的游戏经历玩家也会总结自己是大概做了哪些选择才遇到了他。这种在游戏产生某些结果后让玩家反思自己之前游戏选择行为的设计方式就属于“结果导向”型。
而几乎所有的战棋游戏在作战时都属于“选择导向”,玩家在每次操作己方单位移动、攻击或是释放技能的时候都会计算这个动作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是什么,比如具有射程优势的超远程单位需要移动到什么位置可以对敌人进行攻击而在下一个敌方回合的时候自己不会遭到反击;同样,基本上所有的对战卡牌游戏都是“选择导向”,无论是《影之诗》还是《炉石传说》,很多时候玩家就算一个回合内使用的卡牌种类完全一样,但如果出牌顺序有问题的话效果也将天差地别,比如《炉石传说》里的萨满祭司在有充足能量的时候基本应该考虑让尽可能多的随从享受到“嗜血”法术牌的效果,所以选择先召唤出随从然后再使用“嗜血”,并且在这款游戏里卡牌的位置也有一定讲究,比如同属萨满祭司的“火舌图腾”就应该避免放置在边缘位置,而是应该位于两个随从的中间,如此才能让收益最大化。像这样需要玩家在做出选择之前对其产生后果进行深思熟虑的设计方式就属于“选择导向”型。
以上就是本期对游戏中“选择”的设计方式的介绍,我们下期再见~
文章来自“青花会游戏百科”,作者:李红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