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F12在WORD中的应用
F1-F12键全解
F1
系统帮助键
按下后打开WORD帮助目录,效果如右图。
用途:然并卵,鸡肋。你想要的真正帮助它基本都给不了。不想用的帮助一大堆。
F2
用来移动选中对象
效果类似于“剪切”
用途:快速移动大段文字或图片。
用法:如下图所示,选中想要移动的文字,按下F2,然后点击要移动到的位置,按下回车键完成移动。
与剪切相比,少了一个步骤。剪切需要先选,再剪,再粘;即选中后,CTRL+X,CTRL+V。这个是一气完成,省左手了。
★
NEWS
★
F3
用途1:自动图文集
这个功能大部分人没用过,但是真用好了帮助很大,能省很多时间。
用法如下:举一例。平常在公司会使用“合同”。这里打开一份常用的合同,然后使用快捷键「Ctrl+A」全选,进入「插入」-「文本」-「文档部件」-「自动图文集」-「将所选内容保存到自动图文集库」,注意在弹出的「新建构建基块」里面,填写好名称:“公司合同”,其他的默认即可。设置完成好后,我们在文档中输入“公司合同”,然后按下「F3」键,就会立刻获得我们的“公司合同”内容了。
用途2:转换英文大小写
这个功能大部分人也是没用过,因为它要结合另一个键使用——SHIFT。
一说起快捷键,大多人第一反应是按下CTRL键、殊不知,shift键也有很好的用途。这里shift+F3就能快速转换英文大小写。
操作效果如下:输入英文后,第一次按下shift+F3,选中英文全部转换为大写字母。
第二次按下shift+F3,选中英文全部转换为小写字母。
第三次按下shift+F3,选中英文转换为单词首字母大写。
1
初始状态
2
第一次按下shift+F3
3
第二次按下shift+F3
2
第三次按下shift+F3
怎么样?是不是比你手动转换要方便得多?
F4
重复上一步操作
即重做,与“撤回”操作相对。还是接着刚才F3的例子,假设刚才第一次按下shift+F3键,现在再按一下F4键,那效果就等于是第二次按了shift+F3。
F5
定位
效果等同于CTRL+G。
打开这个对话框后会有3个选项卡,查找、替换、定位。在页数比较多的文档里找东西,这些功能会经常用到。
F6
切换光标定位窗格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正在输入文字,光标是在文字中间闪烁,如果按下F6键,会把光标切换到下一个窗格,相当于切换了工作前端。右侧为原始界面光标在文字处,以下为演示效果。
第一次按下F6,光标切换至导航窗格的搜索框
第二次按下F6,光标切换至状态栏
第三次按下F6,激活菜单栏快捷键
如果没有打开导航窗格,按第一下即切换至状态栏。
F7
拼写和语法检查
这真是个然并卵的作用。
汉语基本检查不出真正的错误来,要么把不是错误地给你标出来是错误,在状态栏显示一堆“语法错误”。可能也就在英文状态下有用些,能检查下基本单词拼写。
F8
扩展选定区域
用法1:单次按下选择连续文本
平常,我们选择文字内容时,都会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然后拖动鼠标去选中内容。按F8可以省去一直按住左键的麻烦。
用法如下:先将光标定位到需要选择的首部,然后按下F8,此时,只需要单击鼠标左键,即可连续选中从下F8开始的位置到点击鼠标位置的全部内容。好处之一在于省点食指的力气。好处之二在于能避免持续按下鼠标左键有可能会出现的手滑造成的连选丢失现象。
要退出连选模式,按ESC键。
用法2:连续按下选中整段文本
平常,我们选择文字内容时,都会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然后拖动鼠标去选中内容。F8可以不用一直按左键。先将光标定位到需要选择的首部,然后按下F8,此时,只需要点击鼠标左键,即可连续选中从下F8开始的位置到点击鼠标位置的全部内容。说白了就是省点食指的力气。好处在于能避免持续按下鼠标左键有可能会出现的滑失现象。要退出连选模式,按ESC键。
F9
更新选定的域
主要用途:更新公式结果
你以为只有EXCEL里可以用公式?
大错特错了,说明你毕竟还是tooyoungtoosimple。
WORD里一样可以插入公式。
举例如下:一个成绩表,需要计算每人的总分,不用EXCEL和计算器,WORD就可以。
如下图,求每人总分
点击“表格”工具,插入“公式”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确定,这里是求和,公式不用改。
插入后结果如下,自动汇总。
将第三列的汇总结果选中,复制,粘贴到下方的空白格中。
选中新粘贴的结果,按下F9,计算结果更新完成。
F10
显示菜单栏快捷键提示
效果:和按下Alt一样
用到的机会很少,基本上没啥用。
F11
切换下一个域
效果:类似于按下Tab
只不过只在域中切换。
用途:配合F9键使用,单独修改某个域的公式时。用到的几率较少。
F12
另存为
WINDOWS的通用功能键
基本上打开一个带有编辑功能的windows程序,F12都是另存为,相信大家在实际中应用的比较多了,不再详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709.html